- 文章專區
- 《QBQ 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,評量就可知道!》
《QBQ 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,評量就可知道!》
2024/06/19
當一個孩子的大腦地基(腦幹)不成熟時,這個腦袋就不能好好指揮身體去工作。
常常會看到孩子有聽沒有到,落東落西,一下字忘了這個,一下子忘了那個今天一位很用心在帶孩子的媽媽(孩子在家自學),跟我聊到他的寶貝,很無奈地跟我說,他一直都是屬於那種順其自然,不逼孩子的方式在家自己教。
但是遍尋各種書籍,都找不出為甚麼他的孩子明明記憶能力很強,但是,在生活中,每每交代的事情,都只記得一部分,或者根本都忘掉了。
媽媽又談及,孩子大動作發展慢,肢體不協調,怕下樓梯,容易跌倒。甚至,精細動作發展不好等等。語氣中充滿了不捨與無奈。
我反問媽媽是如何觀察上述狀況的,媽媽回答: 在公園玩的時候,不太會玩盪鞦韆,畫畫也畫不到格子裡等等。
我跟媽媽說,那平常除了你以外,他還去上些什麼課?
媽媽回說:為了讓他身體力量夠,所以有上跆拳道,為了專注力提升,給他上鋼琴課等等。
我說:鋼琴課不是在交談鋼琴技巧嗎?跆拳道,不是在教跆拳嗎?
。
甚至眼球動作不平順,彈琴只靠記憶,舊的譜談得出來,新的譜,有看沒到,折損對音樂的喜好。
下盤不穩,肌肉張力外,身體拮抗力不好的孩子,平時坐沒坐像,站沒站像,就要去從事技巧性體能活動,往往家長一句:「不是要孩子學什麼,只是讓他玩玩。」就讓老師閉嘴了。
玩過了直排輪,學過了游泳,真是好棒棒。結果小一要跳繩,不多,跳個20下卻有一堆小學生望繩興嘆。
因為,兩側不協調,身體不協調,手的抓握力量不夠,視覺空間判斷不良等等等等…,都是腦幹在整合的基本能力,這些能力尚未建構穩定,一切所謂的才藝,有可能只是「白搭」。
而這些,花錢還是小事,但是「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」,時間去了哪兒?
我們不是才藝班,也不是英數班。
我們做的是讓孩子先被理解,每個孩子發展路徑大致相同,但是,為甚麼越大越不同?
從一對一的評量及講解中,我們先協助爸媽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素到底是甚麼?
專注力是甚麼?動作要看甚麼?什麼是情緒?情緒跟甚麼有關?認知呢?孩子的認知如何形成?先學就先贏了嗎?
動機呢?自信呢?同儕互動及技巧呢?
才藝可以撐起教育,大家趕快去加班吧!
教育孩子,了解先!
每一次評量,都是仔細地將父母孩子面臨的狀況儘量以最淺顯,甚至父母本身的經驗來佐證及分析,但是,真討厭,因為要 花 時 間!